农业物联网技术有哪些?
(1)采摘控制系统
传统的农业生产主要是根据人工观察与经验来决定农作物采收时间,这种方式往往错过最佳采收时间,降低农产品商品价值,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在大型农场或农业园区内设置物联网采收控制系统,可通过设定的采收时间和轮询(依次询问检测器),自动预报农作物采收期,通过预测,能及时对接市场,提升商品价值,降低劳动消耗成本,提高企业规模化生产管理能力。
(2)加工控制系统
国内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采用半人工半机器进行农作物和养殖产品加工,加工作业主要靠人工。由于工人加水平良莠不齐,加之加工环境无保障,使得产品品质无保障,且很可能出现微生物污染。设立加工控制系充,可通过对清洗、保鲜、干燥等自动化生产技术的控制,减少人工直接加工,避免人为污染,统一生产加工技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消耗。
(3)收购、流通控制及销售控制系统:
针对农产品产后商品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收购、流通、销售等环节的需求以及市场信息获取,构建出收购控到系统、流通控制系统以及销售系统,以获取各环节农产品价格变动以及市场供求等信息。同时实现对农产品各环节的跟踪,确保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安全。
区块链溯源系统
可以采用区块链技术加上物联网技术实现农产品的溯源信息服务平台,信息采集覆盖动植物种子采购、播种(养殖)、施肥用药、收获、加工、运输、进入超市等各个环节,形成农产品质量可追溯。
无人化设施栽培
主要应用于果菜、花卉育苗管理、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采收运输、加工包装等环节。欧美日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我国整体水平不高。
欧美日等一些发达国家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一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已经实现了环境调控自动化、生产过程无人化、分级包装智能化。在设施栽培中农业生产机器人也应用广泛。日本在设施种植的育苗、嫁接、移栽、采摘、植保、施肥等环节有多种农业生产机器人。以色列、荷兰、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法国等国家均有针对本国特色农业生产的机器人研发,采摘机器人均有小规模使用。近年来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制定国家战略将工业机器人加快应用于农业领域,农业机器人研发速度明显加快。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化率较低,与发达国家相比,除环境调控系统外,设施栽培自动化、智能化装备整体水平不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器人大部分还停留在样机阶段,在精度、效率和可靠性方面和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以嫁接机器人为例,国内研发的产品还需要人机协同作业。
无人化设施养殖
主要应用于环境控制、饲喂、挤奶、防疫、废弃物处理等作业环节。发达国家生猪、奶牛、蛋鸡养殖已有规模化应用,我国技术装备研发能力严重滞后。
欧美等发达国家设施养殖机械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应用于畜牧养殖各个环节,已建成多种养殖环境自动监控系统平台,形成了适合不同饲养规模和区域特点的生产模式,特别是生猪、奶牛、蛋鸡养殖的少人化生产已有规模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