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车路协同应有之貌
既然是之于当下,有必要追根溯源,车路协同的起源在哪?
1950年代末,车路协同产业的雏形——一条埋入大量通信设备的高速公路在新泽西州出现,开辟者为通用汽车公司,其也成为车路协同主流路线V2X(VehicletoX)解决方案的提出者。
1990年代,日本将智能交通系统确立为国家项目。2006年,欧盟开启车路合作系统(CVIS)项目。2011年,中国科技部正式设立智能车路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称为863计划。
车路协同虽然在中国起步较晚,但政府对于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发展的积极引导,使车路协同在短期内快速积累了后发优势。
如果谈及车路协同的国内征程,历经十多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市场变化与技术突破,而不仅仅只是车与路的单一互联。那,2022的车路协同,应有之貌是哪般?
首先从车路协同并不统一的定义来看,2022的车路协同应该是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等技术,全方位实施车车、车路动态实时信息交互,并在全时空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融合的基础上开展车辆主动安全控制和道路协同管理,充分实现人车路的有效协同,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从而形成的安全、高效和环保的道路交通系统。
车路协同使单车智能路线中互相孤立的车企、通讯企业及智能硬件企业形成有机统一体,再通过DSRC、5G、LTE-V等通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达到孤岛信息互联,实现车况、路况、交通动态信息的实时共享。
伴随着智能汽车研发的成熟,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并行发展,高级别自动驾驶逐渐融入智慧交通,催生出“路云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吸引了众多自动驾驶企业入局添力。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而生产生活空间、高附加值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都市圈,交通拥堵已经不再是大城市的专利,城市内部及周边范围内的出行,愈发成为国内交通的主要形态,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成为智慧交通发展的契机。
除了市场变化以外,2022从技术侧来看,车路协同主要核心技术较之以往有不小改变,主要包括四大关键技术:智能车载技术、智能路侧技术、通信技术、云控技术。
智能车载:指安装在车辆终端,是拓宽驾驶员视野、增加驾驶员对行车环境和车辆运行状态的感知、加强行车安全的单元;
智能路侧:即采集道路状况、交通状况,通过通讯网络将信息传递至指挥中心或路侧处理单元处理,通过网络传递至有信息请求的车载端;
通信技术:指车载端与路侧端之间的通信,用于车与路信息采集、路况信息采集,以及车与车之间的通信中继;
云控技术:即具备数据存储、计算、决策的云端技术。
车路协同涉及的玩家类型也较为丰富,包括车企、终端服务商、科技互联网方案提供商、车联网公司、图商及定位系统提供商、通信方案供应商、云计算服务商等。
由于车路协同产业涉及产业链条长,角色丰富,跨界融合特征突出,已形成千亿级的国内市场规模,催生出一批车联网优秀企业,甚至吸引华为、中兴、百度、中国移动等企业跨界布局。
根据参与主体,目前车路协同产业涉及多个环节,分为芯片模组(芯片研发、通信模组)、终端设备(车载终端硬件、路测终端硬件、整车制造)、运营服务(平台运营、服务-高精地图、安全认证、边缘计算等)三个主要环节。
来源:CPS中安网